深泽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提高我县应对政府门户网站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网站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网站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制定此预案。
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文件精神,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预案定义的Ⅰ级、Ⅱ级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导致Ⅰ级、Ⅱ级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处置工作。
4、事件分级
根据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将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Ⅰ级(特别重大):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发生全县性大规模瘫痪,事态发展超出自己的控制能力,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特别严重损害的突发公共事件。
Ⅱ级(重大):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造成全县性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需要跨部门协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Ⅲ(较大):某一部分的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瘫痪,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造成一定损害,但不需要跨部门、跨地县协同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
Ⅳ(一般):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益有一定影响,但不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秩序经济建设和公共利益的突发公共事件。
5、工作原则。
(1)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立足安全防护,加强预警,抓好预防、监控、应急处理、应急保障和打击犯罪等环节,在法律、管理、技术、人才等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共同构筑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2)明确责任,分级负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属地管理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安全责任制,协调管理机制和联动工作机制。
(3)依靠科学,平战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和操作流程,实现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树立常备不懈的观念,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可行。
二、组织体系
发生Ⅰ级,Ⅱ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后,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转为县级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领导小组,为我县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机构。县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信息中心,负责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
职责:
(1)研究制定我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我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发生Ⅰ、Ⅱ级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后,决定启动本预案,组织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和处理县协调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决定事项的落实。
(3)研究提出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检查、指导和督促我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
(4)负责我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管理,指导督促重要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
(5)指导应对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6)负责对我县政府各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与检查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援救。
(7)及时收集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设置处置方案。对可能演变为Ⅰ级或Ⅱ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及时启动本预案。
三、预防预警
1、信息监测与报告
(1)进一步完善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监测、预测、预警制度。要落实责任制,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加强对各类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和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有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持续监测。当发生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网站监控人员按规定及时向县协调小组办公室报告,初次报告最迟不得超过半小时,重大和特别重大的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实行态势进程报告和日报告制度。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来源、影响范围、事件性质、事件发展趋势和采取的措施等。
(2)建立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报告制度。
发现下列情况时应及时向县协调小组办公室报告;
利用网络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
网站网络或信息系统通信和资源使用异常,网站网络和信息系统瘫痪,应用服务中断或数据篡改,丢失等情况。
网络恐怖活动的嫌疑情况和预警信息;
其他影响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的信息。
2、预警处理与发布
(1)对于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并在1小时内进行风险评估,判定事件等级。必要时应启动相应的预案,同时向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市应急办通报情况。
(2)县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
(3)县协调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对发生和可能发生Ⅰ级或Ⅱ级的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应迅速召开协调小组办公室会议,研究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决定启动本预案,同时确定指挥人员,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4)对需要向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通报的要及时通报,并争取支援。
四、应急响应
1、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值班人员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同时向市政府信息中心报告。
(2)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在接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动态,并做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2、应急指挥
(1)本预案启动后,要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态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统一指挥网站网络与信息应急处置工作。
(2)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应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速组建各类应急工作组,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应急支援
本预案启动后,立即成立应急响应先遣小组,督促、指导和协调处置工作。县协调小组办公室根据事态的发展和处置工作需要,及时增派专家小组,调动必需的物资、设置,支援应急工作。参加现场处置工作的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在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协助开展处置行动。
4、信息处理
(1)应对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估,及时将事件的性质、危害程度和损失情况及处置工作等情况,及时报县协调小组办公室,不得隐瞒、缓报、谎报。
(2)县协调小组办公室要明确信息采集、编辑、分析、审核、签发的责任人,做好信息分析、报告和发布工作。要组织专家和有关人员研判各类信息,研究提出对策措施,完善应急处置计划方案。
5、应急结束
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经应急处置后,得到有效控制,事态下降到一定程度或基本得到解决,分析各监测统计数据后,确定是否结束应急。
五、后期处置
1、善后处理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并迅速组织实施。有关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人员和技术、物资和装备以及资金等支持,并将善后处置的有关情况报市协调小组办公室。
2、调查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情况,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并根据问责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
六、保障措施
1、应急装备保障
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系统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一定的应急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库。在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县协调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调用。
2、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各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3、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由应急办公室选择若干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部门作为县政府门户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的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
七、监督管理
1、宣传教育
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及有效的形式,加强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和处置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宣传,开展预防、预警、自救、互救和减灾等知识的宣讲活动,普及应急救援的基本知识,提高公众防范意识应急处置能力。
要加强对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防范意识及技能,指定专人负责安全技术工作。并将网站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流程等列为培训内容,增强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能力。
2、演练
建立应急预案定期演练制度。通过演练,发现应急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责任与奖惩
网站系统的管理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预案的各项要求与任务,建立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县协调小组办公室将不定期进行检查,对各项制度、计划、方案、人员、物资等进行实地难,并发演练的评定结果作为是否有效落实预案的依据。
八、附则
1、本预案由县政府信息中心制定。
2、本预案由县政府信息中心负责解释。
3、本预案自2019年4月1日起实行。